66小说网 >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最新章节 > 第415章 步步为营

第415章 步步为营


怀县城下,北燕骠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都督豫州军事韦孝矩率万余精兵驻屯将城团团围住。

    另外派遣都督赵襄率本部六千中军精锐去堵河桥。

    北燕动手的时机非常好,正好是在唐军刚刚交接完成之后不久,左威卫的两个折冲府还没完全了解紫霞关附近情况,并熟悉防务的时候。

    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好的时机,也不可能是平白无故的。这就不的不说韦孝矩的情报工作,非常出色。河内这边的情况他是了如指掌。

    如果李元徽没有调动自己的嫡系队伍回江淮,韦孝矩就算情报在细致,也没有机会可以袭取江淮精锐镇守的紫霞关。

    但偏偏就是这么个当口,就被韦孝矩抓住了机会。

    而驻守在怀县的李思行在得知紫霞关遇袭的时候在去支援已经晚了,他率五千余兵马在驰援的路上遇到了燕军,双方交战,李思行军失利,退回了怀县。

    韦孝矩也乘势进围。这种情况下,李思行完全不敢大意,闭门自守,并且跟洛阳发了求救信。

    而洛阳此刻算得上是兵力空虚。

    原本洛阳驻扎的军队足有六万人。其中左右武卫的精锐四万左右,还有左右威卫的万余人,以及李元徽的亲军万余人。不久之前左右武卫的精锐将近四万江淮老军已经几乎全部南下。

    驻守洛阳的只有一万余左右威卫的卫府将士,以及齐王护军六千、背嵬军三千、帐下亲军三千六百人,合计两万人。而李元徽调刘元庆和陈瑱各率十个折冲府,黄君汉率五个折冲府,前来洛阳驻防,还在路上。这个时间正好是洛阳兵力最为匮乏的时候。

    但怀县位置很重要,不能不救,李元徽于是命令萧释之率左右威卫在洛阳的的十个折冲府,万余人,经由河桥北渡,驰援怀县。

    而朝歌和黎阳方面,刘玄机则再次率大军南下,一时间的局势比起去年双方对峙的形势要危机的多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刘玄机除了率军再度兵临雍榆城之外,还派遣了将近两万人的援军支援韦孝矩,战略意图就是要夺取怀县。

    一旦怀县失守,唐军就不得不放弃黄河以北的朝歌和黎阳,形势就变成了隔河相望。

    齐王府的正堂里,李元徽看着地图神色肃穆,眼下的局势他是真没想到。刘玄机这战机把握的这么好,这不用想,肯定是情报工作支撑的。所以说这个人就不是能私心太重,不然肯定会坏事。

    眼下的情况也很明显了,李元徽想要解怀县之围,就得把自己手里的剩下的家底全都拉上去。

    如果不取救援怀县,那么接下来就得放弃黎阳朝歌这两个对抗北燕的前沿阵地,那就是说等李源来了之后,黄河以北就没剩下啥了,而燕军控制河内之后,对河东的侧后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。

    商议过局势之后,李元徽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就下令六护军之中的谢叔方负责留守,其余各部全都一起跟他渡河去解怀县之围。

    此外,李元徽还命人给白马的谯国公柴荣传令,让他佯攻黎阳方向的敌军,为这边做个牵制和掩护。

    同时传令刘元庆和慕容三藏等人,让路上的诸部卫府军加快行军速度,尽快赶到洛阳。

    “殿下,如此孤注一掷,是不是有些冒险?”

    战略安排上,洛阳留守的兵马只有三千人,一千是齐王府护军,另外是两千人右武卫的留守人员,都是洛阳籍贯的老兵,因此没有把他们一并调往江淮。诺大洛阳,只有三千留守这样安排下来,肯定是有些冒险的。

    而独孤颍问这话的深层次含义是,殿下咱们都要靠边站了,以后洛阳战局也不是你负责,还用得着大王您亲自带着亲军上去拼命?有这个必要?

    但李元徽却很明白的表示:“河内可以丢,却不能在我的手中丢失.我要是不在这,洛阳跟我有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独孤颍闻言躬身一稽,“属下见识短浅了”

    另一边,萧释之率领万余兵马渡过河桥之后,就遇到了赵襄率领的六千步骑。

    双方在河桥之北遭遇了,随即展开激战。

    萧释之虽然受李元徽之命,驰援怀县,但用兵却非常谨慎,所以李元徽才会让他去支援。

    因为李元徽知道,让别人去,或许会把驰援怀县当成第一任务,但让萧释之带兵去,那他肯定要将所辖军队的安危放在首要位置。

    所以萧释之所部居然急着赶路,但包括渡桥以及渡桥之后的重新整队,援军队伍都有条不紊。

    完成整队之后,萧释之为了后路的安全又留下两千人驻扎在河桥北城外围,协助河桥的防守,率八千人继续前行。

    毕竟这座河桥目前是洛阳通往河北最为快速的要道。安全非常重要,这关系到他们这些的援军的退路和后续援军驰援速度。

    唐军援军行阵整齐,没有给赵襄所辖燕军的可乘之机,双方的作战打的也是比较焦灼。

    萧释之是兰陵萧氏出身,自幼熟读兵书,通晓兵法,并且征战多年,属于理论和实际操作都非常出色的哪类将领。一直以来都因为行事稳重所以被李元徽所倚重,属于经常被赋予独领一军,或者留守后方,亦或是让他练兵治军这种重要任务。

    而赵襄则是边地武人出身,早年是幽州骑军的一名骑卒。是刘玄机的老兄弟,骁勇善战,虽然也是积累功勋升任都督,但他能做到这个位置最大的因素肯定是刘玄机亲信这个因素。

    若是萧释之急着行军,一定会被赵襄抓住机会击败。

    但萧释之一旦稳下来,稳扎稳打的推进,赵襄就只能硬着头皮跟唐军正面冲突。

    所以这场战事,燕军其实并没有发挥出想想之中的以逸待劳,出其不意等优势。

    稳下来的唐军但还是仗着行阵紧密,虽然骑兵数量较少,未能发挥主要作用,但还是利用阵型跟燕军打了个旗鼓相当。

    双方激战至天黑,还是燕军主动收兵退出了战场。

    而唐军则就在战场当下立营,用辎重车相连结阵形成了外围屏障,以防止夜间燕军骑兵突袭。

    萧望之则始终保持着镇定,并亲自巡营,检查夜间的守备情况。

    而赵襄数次准备发起夜袭,也都因为没有抓到唐军方面的疏漏之处,只能进行一番袭扰了事。

    第二日,萧望之依旧没有急着推进,只行进了三十里。但距离怀县,也不过是几十里了,最多两天,就能赶到。

    燕军负责主持围攻怀县的主将韦孝矩见状,也有些焦虑。

    燕军出动了数万兵马,光是围攻怀县就有三万多人,率上阻挡唐军援兵的,就将近四万人了。

    这其中有一万余人是上党的镇戎军,其余都是刘玄机的中军精锐。

    所以他知道刘玄机对于这一仗势寄予厚望的,所以他就不想出现什么闪失。

    但现在的局势对于燕军想要攻下怀县,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。

    驻守怀县的大唐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行也是有些本事,堪称沙场宿将,以数千人的兵力守一座县城,还不至于被人在两三天内就破城。

    时间要拖久了,李元徽亲自率精锐过来,和城内守军里应外合,这对于燕军来说场面可不算太好看。

    或许刘太尉等的就是李元徽?

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3236/3236668/11110709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