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小说网 > 女主一心搞事业[快穿]章节目录 > 第162章 162哑妻

第162章 162哑妻


一行人匆匆赶回学校,  得知飞过去的战机不是日战机,而是东三省独立政府的战机,并未觉得轻松多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昨天出了什么新闻?”宋云策一边问一般翻报纸,  “东三省独立政府跟我们的联系不多,忽然派战机过来,  是警告还是侦查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昨天东三省独立政府对外宣布归顺国民政府,  联合打击中央临时政府,  打击红军打击工农武装起义。”韩霜翻开报纸,  指着上面的头条,面若寒霜,  “局势对我们好像非常不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得益于苏省被红一军占领,他们这几年都没经历过战乱。国民政府和东三省独立政府这一联手,他们的处境会变得非常艰难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阿姐,你一会是不是得去开会?”宋云策也看到了报纸上的报道,  深深拧眉。

        两边联合形成南北夹击之势,  武器不够,  兵力相差也很大,要打赢实在是太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闭了闭眼,  用手语跟他们说,“该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,不要慌不要乱。韩霜,跟我去备课,如果要开会今天的课你自己上,学生有不懂的地方让他们先等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韩霜和宋云策同时出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抬手看了下时间,  拿出教材开始备课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早就知道国民政府和东三省会联手,兵工厂生产的武器,药厂生产的消炎药、抗生素、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各种纱布、绷带以及其他用具,  都是为了迎接这一场注定两败俱伤的内战。

        东三省独立政府之前跟中央临时政府没有任何往来,但也没有发兵攻打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归顺国民政府随即派出战机侦查,开战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得再快一点,争取在一年内让战机升空。

        上午8点。

        力学大课上完,元锦接到开会的通知,把数学课交给韩霜上,自己带着苗贵去政府办事处开会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作战部署。

        国民军目前占领的几个省份,兵力不少,武器弹药充足。红一军的武器和弹药虽已加大生产力度,还是没法足量供应,另外三省的兵工厂虽已恢复生产,然而产能低下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政委住持会议,根据早上那几架战机的飞行轨迹,作出防守和进攻的双重部署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一边做记录一边算还未入伍,仍挂着帮会名义的联络员人数,算特种作战营的分部区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次飞过来的战机,是从江城航空基地起飞的,因此我们主攻鄂省,防御其余六省。”李政委说完,神色严肃地看着所有人,“防御的同时,号召各地工农继续起义跟我们小股部队汇合,争取主攻一省顺带打三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豫省的驻军目前集中在省会以北,陕甘宁三省的红军配合一起打,拿下豫省全省也有希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主席那边有什么指示?”其中一名委员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主席发来的指示是让我们把鄂省打下来,跟他们合流。”李政委喝了水,指着地图说,“打通两个根据地的同时,我们的起义军争取占领周边几省的部分城市,扩大根据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后勤保障不成问题,武器和药物配备也有准备,这一仗必须打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举起自己的小黑板,上面写着:我没有任何意见,我们储备的武器弹药和战需药品足够应付这一仗,差的是医护人员。医学院已经在加快速度,培养能上战场的人手。

        陶文耀经营帮会多年,家底颇丰。她能管事后发展出来各种产业,赚到了够应付内战需要的资金还有盈余,且还在盈利当中。

        造军舰和飞机的费用,基本都消耗在原料和生产设备上,暂时还不需要跟中央政府申请资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只是她个人攒的储备金,中央临时政府也有账本和各种产业,不怕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其他人还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说,我们是民主制,这一仗必须打怎么打,大家都可以踊跃发言。”李政委看了眼元锦,神色未见轻松。

        军阀混战刚结束还没多久,国中又陷入内战,国际列强如何会放过侵略的战机?

        大家沉默许久,举手同意作战计划。

        散会后,元锦跟后勤保障部部长交接武器弹药和药品,忙完后直接去飞机制造厂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本计划好几个月就组装出战机,进行试飞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想到光是各种配件的生产,就耗费了快一年的时间。

        为加快战机组装的速度,元锦上课之外的时间,几乎都待在飞机制造厂做组装前的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东三省驻军手里,有从各国买来的战机,北洋政府开设的航校,有初中高级教练机,第一批学员在一年后毕业。

        除去在直奉大战中损毁的部分,目前,他们手中还有将近一百架战机。此外他们还有军舰和近60万的兵力,两边联合清缴革命党,怎么看都有极大的胜算。

        反观中央政府这边,真的是又穷人又少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得尽快调试5号舰的武器系统,安装其他设备,还要组装出战机用最快的速度培养飞行员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一边检查配件,给配件按照编号放到先前就定好的地方,一边思索目前的教育方向设计,还有哪儿有缺漏。

        去年一年,江宁又开了两所可容纳5千个学生的公立小学,同样允许所有的适龄孩子报名上学。江宁以外的地区,按照统一规划,每个城市至少三所公立小学,两所初高中学校。

        能征用原先的私立学校就征用,不能征用的,就改建或者新建。

        苏省以外的各省政府,也在积极按照规划,推进小初高公立学校建设。所有资金,从教育部的专项资金中出,预算各地自己的审核,不得超标。

        学校建设起来容易,小学的老师也容易找。按照她设计的分科教育计划,能胜任的初高中老师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让各地的初高中顺利教学,她不得不把自己手下的娘子军派出去,安排到各地的初高中,担任之前没有开设的学科老师救急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开始搞药厂和兵工厂,培养护士时找来的几百个女孩子,跟韩霜一样除了要上护理课,要练习拳脚功夫。学习怎么开枪怎么杀人,还得跟着她学习各个学科的内容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们的知识水平达到了现代高中毕业水准。有的已经成了医院的骨干,有的帮她管理飞机配件厂,有的帮她管理飞机原料厂。还有的则负责管理她开在各地的产业。

        先把她们都安排下去,开元大学教师特别班的三百个学生,还有几个月就能顺利毕业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部分人的去处,江宁教育局已做好了安排。

        专门培养分科老师的江宁师范学院,到5月可以投入使用。有志于当老师的高中生,可以参加学院的招生考试,入校就读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教育发展的安排,轻轻吐出口气,继续编写配件的编号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批零件,没有完备的生产设备可用,没有成熟的生产线。上千个零件全部是一边改进设备,一边磨出来,许多零件的精度没法像现代那样,将误差降到最低。

        万事开头难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架战机组装出来,能顺利起飞并进行对敌轰炸,后面就快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飞行员的培养也得尽快提上日程。

        战时跟和平年代不同,没有那么多的时间,教他们熟悉技术原理,只能先学会开再补理论知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这个时代造出来的战机,飞行高度、载弹技术没有现代先进,很多的理论暂时也用不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日产的战机,也要在几年后才列装。她把各个环节打通,应该赶得及在空中对他们进行毁灭式的打击。

        花了三天时间将最后一个配件编号完毕,元锦停下来歇口气,将误差太大的配件标出来,招呼外面的战士进来搬到车上,送回原厂修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阿姐,你上车后睡一会,到了地方我喊你。”韩霜焦急上前,将包子和豆浆递过去,“赶紧吃两口,革命要干,身体也不能不顾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阿姐开完作战会议回来,除了上课就一直待在这边,不眠不休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真怀疑阿姐到底是不是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阿姐你先喝口水润润喉咙。”苗贵把水杯递过去,“你昨晚到现在都没怎么喝水,直接吃东西,喉咙会受不了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锦笑了下,接过水杯喝了口水,拿着包子和油条上车,一边吃一边看战士们装车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几个是发动机的重要配件,一点误差都不能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阿姐,我看昨晚的报纸上说,国际只承认国民政府,不承认我们。他们已经在往我们国家,运送武器和飞机。”韩霜睁大了双眼,巴巴地看着她,“我能上战场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她负责保护阿姐很长时间了,还从来没上过战场,特务倒是杀了好几个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外面已经打了起来,各地的工农热烈响应起义,战火四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老实当老师,帮阿姐分担手里的工作,保护她的安全。”苗贵偏头看她,“我们这里也是战场,战机早点造出来,就多一分震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被各省围攻的感觉真的不好,这里的平静和安宁,不知能维持到几时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就是说说,阿姐让我干嘛我就干嘛,绝对不违抗命令。”韩霜俏皮地冲他做了个鬼脸,一回头,看到元锦拿着包子和豆浆,歪在椅子里睡着过去,瞬间红了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年纪没她们大,可她们能当老师,能在她需要的地方独当一面,全是因为她。

        喊她阿姐,她们每个人都是真心实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让她睡一会吧,三天没合眼了,铁人也经不住这么折腾。”苗贵压低嗓音说了句,朝她手边的毛毯点点下巴,“盖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阿姐这段时间明显瘦了一圈。

        抽条长个之后,看着更让人心疼,以前脸蛋还是圆的,现在是又尖又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知道。”韩霜拿走元锦手里的包子和豆浆,抖开毯子盖到她身上,尽量不吵醒她。

        飞机制造厂的战士们很快装车完毕。

        苗贵回到车上,发动车子缓缓开出去,跟上运送飞机配件的大车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宁的特务被清剿过一次,目前没发现有新的特务进入城内执行任务,路上倒是不用担心出其他的意外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小睡了一觉,车子进入飞机发动机配件厂,立即睁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韩霜把水杯和已经凉了的包子递过去,抿着唇不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抬手揉了下她的脑袋,用手语跟她说,“我没事的,你不用担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韩霜闷闷应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知道阿姐着急把战机造出来,是为了反抗国民政府,为了守护他们这些,生活在中央临时政府管辖区的百姓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摇了摇头,把剩下的包子吃了,下车要求工厂的工程师改进配件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改起来很难,得重新做。”工程师看完她用标尺画出来的地方,眉头拧紧,“机器的刀口不行,没有精确度控制,师傅的手再稳出来了还是有误差,不如调整模具重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锦偏头看了一会车间的设备,无奈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说的对,师傅的手再稳也没有直接改模具调整出来的误差小,改模具还方便以后继续生产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都是林先生找来的理工人才。到了她手里,被她安排做配件的研制和改进工作,安排到造船厂教工兵造军舰,挺对不起他们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就这么定了,为了不浪费原料,我们继续用老办法找到模具出误差的原因,确定没问题后再试产。”工程师弯腰,伸手摸了摸误差的地方,神色凝重。

        模具的厚度经过多次实验,应该不存在这么大的误差,为什么成品出来会差这么多?

        元锦走过去,拿出纸笔写到:热胀冷缩,我们只考虑模具正常的尺寸,没有考虑浇筑时温度上升,会让模具内部的空间加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有这个可能,我再试试。”工程师站起来,招呼另外几个工人师傅去改模具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看了眼腕表,上车回学校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的力学课还有一部分就上完了,抓紧时间上完,她得马上去造船厂。

        专门用来对付战机的高射炮,兵工厂那边生产了30多门,目前已经列装到守卫江宁的一师。后续的生产还在继续,产能有些跟不上,心急也没用。

        三天后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住进造船厂,开始调试5号舰的武器控制系统,同时指导6号舰的船体生产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6号舰的排水量达到2万吨,算是小一号贫穷版的现代两栖攻击舰,可以配备战机一起作战。林先生给她找来的理工人才,有三个安排在这边,六个分在各个飞机配件厂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一些从外地自己赶来的理工人才,她还观察当中。她没让这些人进入学校也没给他们安排工作,只让他们帮忙翻译一些国外的学术资料。

        林先生和这些人也不熟,没法给出意见,她只能这么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材料和你要的一些工具,特制管线,我们都弄来了。”营长将工作安排表递给她,“单子上的东西全部到位,一些的小的工作,我们在几个工程师的指导下,已经顺利完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锦拿走单子看了一眼,点点头,登上5号舰查看他们安装的一些小设备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小设备的图纸是她设计后,交给工程师完善,并在之前几艘军舰上安装过的基础上,做了一定的改进。

        动力系统和转向系统,采用的是现代的技术,这两部分基本上是她带着工程师和造船厂的工兵,一起完成。舰上需要配备的一些生活设施,目前已全部完善。

        武器系统的调试是个细致活,打击力度和精度,弹药储备都需要考虑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看了一圈,将所有的工程师叫过来,给他们安排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只有四个月的时间,必须加班加点完成这边的工作,之后的设备检验和海试工作交给工程师来完成。

        四个月,飞机发动机的新配件不大达标的难题,估计也差不多能解决。飞行员的筛选培养,她给了宋云策一本手册,让他去负责。

        等战机组装完成,通过试飞,她就自己接手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攻打鄂省的战役持续到四月底,中央临时政府的两个根据地完全打通,并拿下豫省全省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局势依然不乐观,粤桂黔赣四省的国民军集结30万兵力,攻打闽浙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埋头处理5号舰的武器系统难题,无法分心关注外面的情况,内心坚信无论多难打,党组织都不会输。

        六省混战持续到7月,5号舰的武器系统完成检测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收到江宁来的消息,没有达标的几个配件已经生产出来,匆匆回转。

        赶到发动机配件厂,工程师顶着一脸的胡子冲她笑,“试验了几十次,终于生产出来了,零误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锦也笑起来,拿出纸笔写到:安排战士们装车,你和我一起去制造厂,我教你们组装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来了之后过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,战机发动机的图纸、整机安装的图纸,都在她一个人手里。就算他们觉得苦,觉得中央临时政府会败而叛变,能带走的技术也非常有限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技术超过这个时代太多,一旦落入敌人手里,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行,我马上打电话通知其他人。”工程师说完,傻笑着往办公室跑,“他们昨天刚回去休息,没想到你回来的这么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锦笑了下,偏头用手语跟韩霜说,“江宁城内有什么特别情况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外面战火不停,涌入江宁的特务会比平时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的人常年在暗中保护党组织重要成员,他们的安危应该不成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有传言我们会被国民政府打败,一些有钱人想要离开江宁去山城,有的跟国民政府私联,都重点打击过了。”韩霜如实汇报完毕,眼底漫起浓浓的崇拜,“政府的人好厉害,我这边才收到消息,他们就已经把事情做完了,理由还特别的正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以前觉得阿姐很厉害,现在才知道,还有更厉害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淡淡扬眉,用手语告诉她,“我会的东西,都是他们教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韩霜: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所以他们才是真神仙?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半月后,中央临时政府的第一架战机完成组装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架战机采用的是米格-15的技术。中等后掠角机翼,配备涡喷发动机、光学瞄准具。武器用的是大口径航空弹,穿透力强,可打穿同时代飞机上使用的所有装甲。

        飞行高度上限是15000m,特定条件下能超音速飞行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架战机无论是原料还是配件,都是半手工制作出来。若是试飞成功,日后便可批量生产,哪怕只有一二十架,也能实现碾压式打击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阳间的历史上,这架战机大批量生产出来,是在十几年后。

        元锦完成试飞检查后,戴上头盔,开始登机试飞。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2920/2920028/7994535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