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小说网 > 丈夫养外室后我悟了免费阅读小说 > 第53章 碑上魂(4)

第53章 碑上魂(4)


夜深,  苏弯弯躺在床上,盘算着事情,正要休息,  就见窗户一开,  屋子里面多了一个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看了看院子里面多出来的丫鬟,又转过头,道:“殿下怎么突然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齐礼在她身边放了个丫鬟,帮着做事情,但是也能帮着他做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笑着道:“您可真大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齐礼走过去,阴着脸看她脖子上的伤痕,  也说了一句:“你也很大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将苏弯弯的下巴抬了抬,轻轻的摸了摸她的脖子,问:“痛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笑了笑,  “疼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依偎在他的怀里,  “殿下,  你不怕被抓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齐礼拍了拍她的背,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,而是道:“我说过了,可以帮你和离,你却说等等,等一个时机,  我便也随着你去,  如今,你怎么自己动上手了,是阿霜带着你做什么事情吗?嗯?怎么也不提前跟我说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就想,她不求着阿霜帮忙和离,阿霜立刻就能知道她在想什么,  果然懂她的只有阿霜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笑笑,道:“殿下,我是信阿霜的,她怎么说,我就怎么做。我们要做一件大事,殿下是男人,怕是不能感同身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齐礼心里其实已经有数了。他沉默了一瞬,道:“阿霜递了好几次牌子进宫,母后没有见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就道:“但是阿霜也说了,皇后娘娘不会坏她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倒是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齐礼叹了一口气,“你们两个小姑娘,怎么就有这般大的胆子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便转了个身,坐在他的怀里,脸跟脸与他对上,第一次认真的跟他说话:“殿下,这不是胆子大不大的问题,而是信念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冷哼道:“难道在阿霜之前,就没有人看见这里面的悲意吗?难道就没有人认识到这是摧残吗?肯定有人认识到了,可是,又有多少人能像阿霜一般站出来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他们或许写下一首诗批评,或许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叹息,但是除了嘴巴,他们一点儿事情也没有做,阿霜这般的人,我有什么理由不帮她呢?殿下,我欠她一条命,即便这次我万劫不复,也是不悔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两人之间,属于皮肉交易,她小意奉承,他所需不过是美色,所以彼此之间,坦诚相见半年,却是没有坦言过一次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般的苏弯弯,让他顿时有些肃然起敬,然后叹息,“我能帮你们的,便帮一把,不过最后结局怎么样,也说不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完,突然笑着道:“那以后,若是让你在阿霜跟我之间选,你选谁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就又笑起来,低头去缠齐礼的手,就是不说话。齐礼眼神一暗,将人推开,“好你个苏弯弯——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就去吻他,然后笑着道:“殿下,选你,肯定选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齐礼站起来,摸摸她的头发,“算了,不与你计较,我今日便走了,你记得,有什么事情千万别着急,来找我,我帮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素颜披发,跪在床上,倒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美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点头,勾起唇角:“殿下,以后常来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然后等人走了,她去叫外面的桃令进来,桃令端着灯过去,见她家主子好好的,这才松口气,道:“少夫人,早点歇息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便又重新躺在床上,叫桃令一起睡着,然后道:“你说,我爹娘如今走到哪里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正在来京的路上,正跟帮他叫车辆的儒生相谈甚欢,再听闻他是太子还有些七拐八拐的关系,心中更加的欢喜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家的大女儿,嫁在了京都承恩侯府,我家的妹妹,也是宫里的美人,我想着去京都,也是太过于思念她们,那年,我母亲走前,将妹妹托付于我,让我护着她,哎,谁知道她进了宫,我们就再没相见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每每想起这个,心中就对皇帝的审美怀疑的很,她妹妹的脸都长成那般了,怎么几十年来,竟然无一丝眷顾呢?

        刚进去的时候,封了个美人,他还挺高心的,这是越品级册封,结果临到老了,还是个美人,想象中的飞黄腾达没有来,在徐州做了几十年的官也没有升任京都,他都有些魔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此生总不能老天如此过分,一辈子让他升不了官吧?

        说起来,他在任上不贪赃枉法,还给百姓们做好事,谁也挑不了他的错处,但运气差,总离机会差那么点。好在这次,他的大女儿嫁给了承恩侯家的大儿子,虽听闻有些混账,年纪轻轻,就养了妾室通房,但于男人而言,这并不是什么错处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家的姑娘长的好看,性子又好,聪慧过人,良善温婉,想来嫁过去后,会得到夫君欢喜,婆家尊重。而如今,也果然不出他所料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官位,是下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十分欢喜,即便是半路上接到了承恩侯准备给儿子办丧事的消息也没有悲伤,而是想着不能断了这门亲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就这么一个嫡出的儿子,其他都是庶出,如今儿子死了,若是闺女和离或者改嫁,苏家跟承恩侯家,也算是没有什么联系,如何能舍得?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对外,却不能如此说了,他对儒生张柯道:“我们家的女儿,自小便是贤淑之人,还是个情种,即便是丈夫去世,也不会另寻改嫁,而是会呆在夫家,过继一个孩子,将来继承香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这回去,也是争取给大女儿一个继子,将来怎么说,孩子都是女人的依靠,若是孩子再出息些,能得承恩侯的欢喜,说不得以后承恩侯就能传到这孩子的手里,不然被那群庶子得了去,即便是承恩侯夫人,怕是在地府也不得安息。

        谁知道过了没几天,就见着张柯拿着一封信进来,大声道:“苏大人,没想到你竟然有如此的心性,真是没想到,没想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大人问:“什么心性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自己怎么不知道?

        张柯就拿着书信道:“这是我的好友,说是你的大女儿,承恩侯家的大少夫人,因自幼得了你的教导,见夫君去世后,便要寻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大惊:“什么!”

        可不能死啊,死了的话,他跟承恩侯府还怎么维持关系?

        苏夫人此刻也闻讯而来,一家子人哭声顿起,“何时去世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柯便赶忙道:“没有去世,没有去世,被人救下来了,不过如今京都之人都在称颂她的贤淑和忠贞,说你教导有方,若是要娶媳,便要娶江南苏家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此话一出,苏老爷便有些欢喜,他初到京都,又听闻京都跟江南风气不同,还怕自己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,结果听闻此事,倒是高兴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此刻便也不知道是要说一句没死成功不堪为苏家女为好,还是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,喜极而泣女儿还活着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张柯的神情实在是让他拿不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便试探性的道:“如何——京都会称赞此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抹眼泪,“我可怜的姑娘,才嫁过去一年呢,如何就到了绝境,哎,哎——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柯便道:“这事情,苏大人怕是不知了,此前京都是不提倡此事的,不过一年多前,皇后娘娘说过几句望女子贤淑有德性的话,京都世家便有些闻风而望,再者说……苏大人也可去打听打听,京都的望月庵堂里面,住着不少的和离和没有孩子的寡居女子,京都百姓对此事一直都在效仿江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苏大人倒是知道,自然觉得张柯说的没错。一路上跟张柯谈及守节之事,张柯满口的肯定女子应当守节的话,他道:“这是上古就有的道理,女子守节是获得上古皇帝亲自封奖的,一直延续至今,只不过京都至云州一代武将众多,不如江南,文官盛行,书香门第,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武将家的姑娘,总能接触到一些彪悍之风,即便是儒将,也是能耍大刀的,风气自然不同。苏老爷自觉张柯是个明理之人,又闻他偶尔带出一两句太子曾说,娘娘曾道,便更加深信他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张柯自从知道承恩侯家的大少夫人守节寻死之后,便对他十分的尊崇,以前喊他都是苏大人,如今喊他:苏兄。

        让苏老爷十分的欢喜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京都的时候,他还道:“不如就去我家的宅子旁边住吧,那里也是我家的家业,常年空着,本是我父母来京都住的,只是我父母如今在云州,也不在京都,你不住,我也不能租赁出去,白白的让人糟蹋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摇头,“多谢你的好意,只是我早早的就跟承恩侯说好了,去他家借住,再者,若是能得个一官二职的,便也要买宅子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柯就道:“那我就不好强留你了,不过我实在是跟苏兄一见如故,我家就住在未明巷子里面第五家,要是您修整好了,便来找我,我领着你跟我的亲朋好友都见见,既然都是要在京都做官的,多个朋友多条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欢喜的应承了,然后等张柯走了之后,却在城门口等啊等,根本没有人来接他,心里不由得就开始打鼓——他的行程本是跟承恩侯说过的,承恩侯在信中也明确说可以暂时住在承恩侯府,如今怎么竟然没人来接?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坐等右等不到,心中也有些生气,干脆一气之下,就带着人去了未明巷子里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柯已经修整好行礼了,屋子里面还有几个亲朋好友来见他,见了苏老爷一群人,都好奇的看过来,张柯连忙走过来,道:“苏兄,你这是……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老脸都没有地方挂了,只能拉着张柯走了几步,笑着低声道:“我想着我将来怕是要四处应酬的,住在承恩侯府上,多有不适,不如独门独户的,也打扰不到谁,带个朋友什么的回家,也好一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柯点头,“没错,你想的是对的,哪里有独门独户的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然后领着苏老爷认识这群人,这个是谁,那个是谁,谁谁谁是这家的女婿,谁谁谁是那家的外甥,总之,这一群人就没有一个身份低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便拱手跟他们作揖,然后跟着张柯到了隔壁宅子,果然宅子像是父母之辈住的,摆设都是古朴大气,虽然不似隔壁张柯住的明亮奢侈,却也是透露出一股不同的贵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柯就笑着道:“我父母来的时候,我日常也是陪着他们住在这里的,他们不在的时候,我便去隔壁,那里哈哈哈,不瞒苏兄说,咱们这个年纪的父母,我若是买些他们不喜欢的花瓶画灯,他们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,都不能摆在家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就道:“令堂高寿之人,我也来沾沾福气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又说了几句话,张柯回去了,一回去,就见一屋子的人皱眉道:“你这人,跟苏家怎么攀上关系了,倒是将屋子腾出来给他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家如今的名声可不好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寻常遇见了,必定是要远远的躲开,哪里还会跟他作揖问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张柯却道:“路上遇见了,一起而来,路上客气了几句,他就跟来了,哎,如今我在他眼里是个好人,你们可别给我露了陷,倒是显得我是个坏胚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再者说,见了人家,别做那阴阳怪气的人,人家好歹是承恩侯的亲家,心中不喜,面子情总要到的,以后大家毕竟是要同朝为官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——他真的要留在京都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之前可是听闻,他是卖了女儿的命,才叫承恩侯给他的官职?承恩侯之前还否认,如今可好,人家苏大人自己在你这里承认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柯就做出愣住的模样,道:“什么?这是真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几人便道:“是真的,哎,真是没有想到,如今这世道,竟然还有如此之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柯就叹气,“算了算了,也不关我们这些人的事情,都做到这一步了,便也好人做到底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群人就笑起来,然后出门遇见苏老爷,就笑着‘客气’道:“苏大人高义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德行甚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一群人夸过去,苏老爷有些找不着北。他看了看张柯,见张柯道了一句:“我们正要出门,怕是不能陪你了,待苏兄修整好了,我们再陪着你喝几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笑呵呵的让开路,等人走了,他跟苏夫人道:“没想到我运气还不错,在路上也能捡到个贵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今日临时被太子叫了去,回家的时候,已经累极了,完全忘记了苏家的事情,等到管家来说,苏老爷派人送来了拜帖和信,顿时皱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说好了来承恩侯府住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然后打开信,信上说了他今日到京都后,没有遇见来迎的人,又不知道承恩侯府在哪里,再加上路上有知己好友邀约,便带着一家人过去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话说的十分轻和,倒是没有怨言在,但是话里话外,还是埋怨上了他。承恩侯叹气,叫人去让盯城门口的老仆来,老仆就跪下磕头,吓得半死,道:“昨日里贪吃,吃了好几块红烧肉,今日便拉肚子了,我在城门处来不及让人回来替换,也就一会儿功夫,谁知道却没有接到苏大人,侯爷,小的知错了,求您别罚小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心里道倒霉,觉得自己偏偏今日拉肚子,他其实还拉了一天,却也不敢说,回来本是觉得不要紧,要混过去的,谁知却闯了大祸,吓得脸都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事情已经发生了,再说别的也没用,承恩侯让他下去,准备第二天下朝之后,亲自前去赔罪。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这个儿媳妇还不错,处处都周到,虽然想给自己儿子殉葬被人救了下来,导致事情闹大了,但是男人之间,一般是不说这话的,所以也没有多少风言风语进他耳朵里,再说了,那日,儿媳妇本是要在家里自己死,那脖颈处勒痕,可不是折霜她们去了才挂上去的,大夫说的明白,真就差一点命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般的儿媳妇,他没有什么可说的,于是便让人日夜看护着,好在过了一月,折霜和威远侯夫人日日上门开解,情形好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没有让苏弯弯殉葬的心思,他是在京都长大的,也曾听闻过江南的事情,但一辈子没有出过京都,没有亲眼见过,这次亲眼见了,倒是觉得有些荒谬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京都的寡居之人,也就是去庵堂里面渡过余生罢了,早就没了舍弃生命的说法,就是江南,也少,苏老爷这般,实在是……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评价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他上门之后,还要跟苏大人说说这事情,还有……还有给他谋官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是好好的,谁知道他的上官那日见了他,问道:“外间传闻你为让你的儿媳妇给你儿子殉葬,特地给他谋了个官,对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脸上的神色都白了。他连忙摇头,心知坏了,道:“怎么会如此?谁说出来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因上官是老上官了,完全否定是不行的,只好解释,“不过是他在外履历够了,多年得甲等,说是想要调任京都,我说可以帮他打听打听,至于其他,我可没有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的上官就笑呵呵的:“我是愿意相信你,只是外头谣言传多了,就是假的也变成了真的,何况到最后,他若是真得了个一官半职,怕是真要赖在你的头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就犹豫了一瞬道:“但他也到了这个年纪和功绩,多年来只差一个机会,并不算太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上官摇头,“多年来都只差一个机会,差的是什么,会有人去追究吗?不会。他们只会说,多年来都没有这个机会,怎么就偏偏今年有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人言可畏,老大人也只能说到这里,道:“你是个有成算的,如此之后,若是在你身上有点污水,那你还要不要走自己的路?我听完这两天太子殿下总是传唤于你,想来对你多有看重,你也确实到了该升一升的时候,若是此时出现了差错,将来后悔莫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越听越觉得老大人说的话在理,于是便去了同僚那边,把之前跟他说好的官职做了人情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同僚这时候就道:“你这般做,怕是得罪了苏家,这笔账你自己要好好算算,毕竟是你承诺在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就一个头两个大,却到底没有再出手,而是道:“我儿子都死了,苏家不苏家的,将来也不一定会是亲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回家之后还写了一封信给苏老爷送过去,但这封信,这最终没有被苏老爷得到,而是在京都就被人截了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承恩侯就觉得苏老爷并不仅仅是为了没人去接他,而是因为官职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里他还有些烦,“虽说是说好的,但也是我去说,如今出了差错,倒是埋怨起我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叹了一口气,回到陈姨娘的院子里面,道:“大少夫人这些天怎么样?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姨娘最近春风得意,因为苏弯弯病了之后,就万事不管了,她现在手掌大权,什么事情都能做一下主,就是承恩侯晚间也会主动到她房间里面来,实在是美滋滋。

        又因为儿子大婚在即,所以眉毛都是上扬的,可惜了,承恩侯的另外一个儿子死了,她即便在欢喜也要装作哀愁的模样,实在是有些考验脸上的变化和感情,于是叹了一口气,道:“已经好多了,现在也不提死不死的话,只是人还是没什么精神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就已经很好了。承恩侯点头,“如此这般,我对苏家也有个交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姨娘就撇了撇嘴,道:“侯爷,不是妾身说什么,实在是苏家太过分,你想想,若是咱们家的瑞姐儿也如同大少夫人一般,咱们该多伤心啊,苏家也真是狠心,竟然把人死里面逼,头一天来了京都,不说上门看看女儿吧,竟然连谴个人来说一声都不意思意思,这年我都看不下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拍拍她的手,“明日我去跟他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结果第二天,天还没亮呢,就有人过来说太子殿下让他去做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问:“出了什么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太子府的人道:“是前几年的账目算错了,太子殿下让人合计了一晚上,还是没有合计好,看着天有点亮了,才让小的过来请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样一说,承恩侯哪里还敢耽搁,比起文远侯和南陵公等人,他其实在整个京都来说,也算不得什么重臣,如今得了太子殿下的赏识,时常被叫过出问话,已经有不少人羡慕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人说,太子殿下已经有些忌惮南陵公,所以要抬了他上去,可在承恩侯看来,自己远远还没有那个分量,可既然有人说了这句话,他便也想好好努力努力,万一就成了呢?

        人总是贪心不足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便着急忙慌的走了,陈姨娘都没有来得及问一问苏家那边怎么办。

        便去问苏弯弯,“你说,要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用帕子抹着眼泪,“自然是正事要紧,我父亲肯定会体谅的,您这不要管了,我亲自去父亲那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便是极好的。哪里有比自己的亲生女儿上门更有说服力的呢?

        陈姨娘就没有管了,只让人准备上好的礼,让人提着,跟着苏弯弯一起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却摆手,欢喜的道:“我很久没有见阿爹阿娘了,早早地便准备了好礼,姨娘不用担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姨娘乐得清闲,多做多错,不做才不错,这都是苏弯弯自己要求的,将来出了事,也不关她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也欢欢喜喜的回去,结果下响的时候,就见苏弯弯哭丧了一张脸,是个人都能看出她的不对劲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姨娘如今对她有几份真心,道:“我的祖宗,您这到底是怎么?出门的时候还欢欢喜喜的,怎么一回来就脸色变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弯弯只哭,哭的上气不接下气,哭的整个人都不行了,道:“没事,真没有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却回家一下午,不吃不喝,只流眼泪水,然后晚上的时候,突然让小厨房准备了一大堆菜,进房里面慢慢的吃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姨娘问:“你这是怎么了,倒是快告诉我,我这心里七上八下,实在是不敢放心让你一个人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还要陪着苏弯弯,苏弯弯温柔却哽咽道:“我知道姨娘对我好,只我确实没事,一点事情也没,不过是今天见到了阿爹和阿娘,喜极而泣罢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可你这副模样也不像是喜极而泣的呀,更像是强颜欢笑。不过,人家都这样说了,自己赖在这里多少不合适,陈姨娘就吩咐桃夭,“多叫几个人轮流守夜,可不能空了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桃夭感激地答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结果第二天,苏弯弯又让人去请折霜来府里,还穿戴的十分耀人,陈姨娘作陪,三个人在院子里面说了好一会儿话,陈姨娘还以为是苏弯弯见父母来了想通了,送折霜走的时候,还高兴的说:“这就好,这就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折霜也说好,“还送了我许多簪子,说守寡之人以后就不想再用这些颜色的了,我本来要推辞,结果她却因要我收,哎,我也没办法呀,她还要我给威远侯家的婶子也带点过去,说是不愿意出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便离开了承恩侯家,转而去了威远侯家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边,苏老爷左等右等,没等到承恩侯,却等回来了女儿,他不免说了几句要守节的话,女儿就跪在地上,然后哭哭啼啼的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也没有多想,他还在想承恩侯的事情呢,因是自己可能会在京都留官的事情说出去了,张柯也上门问了几次,小心翼翼的道:“如今早已有了定论,怎么你这里还没有消息?我可是听说,吏部那边的公文上,可没有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然后还说了几句拱火之语,道:“苏兄,不是我说,承恩侯实在是不仗义,若是他不能做到,那早早地告诉你,咱们在来的路上还能想想办法,如今来了京都事情早已经定下了,我就算想给你找点路子,却也已经找不到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还道:“哎,不过话也说回来,承恩侯看着是个守信之人,你们之间是不是有点误会?”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震惊,十分震惊,气愤,真的气愤,当即辞别张柯去太子府一条街外蹲承恩侯,你不是说你去了太子府吗?那我就在这里守着。

        还真让他守着了,见着人家承恩侯,他忍了又忍,怒气冲冲还带着一股委屈,因为这是他几十年的梦了,以前梦没有成真的机会倒也罢,可是现在明明给了他一个希望,现在却又说不行,那怎么让他的心平静得下来?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就道歉,道歉,不断的说好话,而这番好话却没有让苏老爷的心里有任何好受,而是绝望到了极点,因为这证明张柯说的是真的,自己的官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整个人的脸都涨红的,说话声音也有点大,他的双眼已经看不见周边的人,也不知道自己此时此刻在哪里,因为愤怒攻心,耳朵听不见人说话,眼睛只一心一意地盯着承恩侯,骂道:“承恩侯爷,您承诺的事情,我可是都记着呢,不能什么好处你的占完了呀,想当初你写信给我的时候,可不是这样说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般大的声音身边便召来了几个人,承恩侯觉得没了脸面,也顿时脸色不好起来,道:“你不要胡说八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老爷:“我何时胡说八道,你让我去做的,我样样都照做了,而你承诺我的却是一样都没有做到,你让我心里如何好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种感觉没有人再能体会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话说的让众人的脸色都有些深思,毕竟,前段日子的谣言还没有完全散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都要气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众目睽睽之下,他又不能直接去打苏老爷,整个人恨不得原地消失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另外一边,折霜上了威远侯家,说了一会儿话,要走的时候,才拍着脑袋道:“瞧瞧我,最近太忙了,脑袋都忙晕了,我可是为了事情上门的,怎么倒是忘了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威远侯夫人就笑,“你上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,我就等着你说呢,结果却让我等了这么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折霜便让秦妈妈端上来一个盒子,盒子很是好看,上面是雕花的,十分精美。

        威远侯夫人高兴的说:“这是你送给我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然后打开木盒子,里面竟然是许多好看的金银首饰。

        折霜就摇摇头,道:“今日弯弯找我去游园喝茶,欢欢喜喜的说了好一会话,临别之前还送了我一些首饰,这是她让我送给你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威远侯夫人实在是聪慧,脸色立马就不好了,道:“她让你送给我的?她是什么神色?”

        折霜就回忆啊回忆,断断续续的道:“像是很高兴的样子,她说自己不愿意出门,所以就让我给你了。还说是因为守寡之人,不能戴颜色亮丽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威远侯夫人却觉得不对,又匆匆忙忙站起来,“阿霜啊,你不懂,哎,跟你说太多你也不明白,快,快点跟我去承恩侯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又风风火火的走了,折霜在车上还劝:“应该没有事吧?她这段日子已经好多了,你也看在眼里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威远侯夫人却道:“可是,我怎么听闻,苏家来京了?万一就能出事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折霜就也跟着着急起来,马车正好到荔枝巷子,折她让秦妈妈马上去叫大夫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我常去的院子,里面配着大夫,是之前宫里面退出来的,皇后姨母给我的太医,让我赡养他到晚年,他肯定比承恩侯的大夫厉害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威远侯夫人点头:“好,快去请,让马上去承恩侯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到了承恩侯府,威远侯夫人问:“你们家少夫人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姨娘:“吃了饭正睡着,还有几个丫鬟守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威远候夫人松了一口气,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太多,不过来都来了,又见日头差不多,就说:“睡太久了也不行,我去看看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结果一进去,撩开纱帐,就见人不对劲,整个人都是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哪里是睡觉,分明是死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威远侯夫人连忙叫人去请大夫,颤颤巍巍的去探鼻息,都快没了,她哭着道:“我就说,好生生的,如何就开始送我礼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姨娘被吓一跳,要去叫大夫,秦妈妈就带着大夫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折霜:“这就是我说的那位太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姨娘就没有动弹了,既然是太医,想来医术高明,若是连他都说救不了,那就没人能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太医让众人出去,威远侯夫人退了走,问陈姨娘:“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姨娘摇头,“不知道呀,本来挺好的……不过昨日,她从苏家回来,就一直不对,半下午不说话,可是晚上又好了,今天还让我请折夫人过来吃茶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时,桃令抱着一个小箱子走过来,跪着哭道:“我们家少夫人在睡之前让我守着这个箱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威远侯夫人连忙打开,里面有一封信和几把钥匙,还有一些庄子的地契。

        信上说,苏老爷让她守节,她为人子女,不敢不从,只是觉得心里十分对不起这些天劝慰她的老夫人,夫人,姑娘们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她想了很久,便将自己的东西都送出去,希望大家不要嫌弃,若是觉得这是死人送的,有些忌讳,便也可以扔了去,因为她是个愚笨之人,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的法子来感谢大家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上面细细地写着这些天来帮她的人,这家的夫人,那家的姐姐,长长的写了好几页纸,每一页纸上都有着泪痕,将一个临死之人的善良诠释的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    信上最后一句写道:“我这个人,娘生爹养,他们说官途前程,我没办法,那我就用这条命去报答她们,可我跟你们,无亲无故,你们如此帮我,我只有拿出我全部的东西,来报答你们。若是有下辈子,我再来当牛做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威远侯夫人再忍不住,大声哭泣,折霜也抹眼泪,正在此时,承恩侯好不容易说服了苏老爷拉着他一起回来,然后听闻此事连忙过来,却见威远侯和折霜都怒火冲冲地看着他们,威远侯夫人更是道:“好啊,好一副人模狗样,今日我就是去圣上面前,也要告你们草菅人命!”

        承恩侯心道不好,苏老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一股委屈又涌上心头:“你在胡说八道什么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折霜低头,甩了甩帕子,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家中的张柯看着手里的信,准备出门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友问他,“你去哪里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柯道:“望月庵堂附近的那座丘山,听闻风景好的很,我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好友最近听闻过苏弯弯的事情,听见望月庵,就叹气道:“那些女子啊——可怜的很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柯点头,“是啊,可怜的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现在有两个女子,想要一把火,把庵堂给烧了。火能有多大,就看帮她们的人有多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大概明天结束这个小剧情,嗷呜,我要努力


  (https://www.66kxs.net/book/2727/2727877/9594880.html)


1秒记住66小说网:www.66kxs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66kxs.net